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区域布局
1、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西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中发展区、西部农产品加工中心、西部农产品物流中心和西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中心,率先在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二)盆地丘陵区。包括内江、资阳、遂宁、南充、广安、宜宾、乐山、自贡、泸州和达州等市的68个县(市、区)。
2、四川省“十二五”期间的开发区发展规划聚焦于布局原则与功能定位,旨在构建多元化、协调发展的园区体系。布局上,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核心,注重因地制宜,科学配置,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和潜力,进行差异化布局。
3、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产业布局四川省根据新兴产业的特性和区域发展实际情况,规划了以成都、绵阳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布局,兼顾全省其他地区,强调研发、设计和营销优势的发挥。各个产业区域分工明确,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和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战略布局。
4、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40元。“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9%,是我省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突出亮点。201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24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7587亿元,年均增长15%。